清明和寒食处在仲春时节,正是地气逐渐苏醒,阳气日盛的时候。但此时天气乍暖还寒,加上寒食禁火,使得阴气短暂复苏,又适逢清明,家家祭祀亡人,众多的鬼魂受到感召,纷纷于郊野游荡。

  春秋名士介子推每逢清明就会倍受百姓的祭奠与感怀,这一个传统从春秋时代一直延续至今。是年,介子推的灵魂受到人们的感召,竟频频现身于盛唐繁华之地长安洛阳等处,接受人们的祭奠,并恳请江湖侠士运用招魂之术,招来四野之间游荡的亡魂,替他们了却心愿或抚恤家人,以使他们安心回到冥间。

  还有历代的一些通达之士,他们生时超然物外,不拘于得失生死,乘天地浩然之气以游逍遥,死后的魂魄亦游然于三界之间,不受天地鬼神的管辖局限,亦不受时间空间的禁锢,飘忽于上下千年之间,心之所至,形之所归也。盛传在清明寒食之日,有缘人可以通过招魂的方式与这些历代名士相见,邂逅一段奇遇,获得一些惊喜。

  三界侠士们在这一天争相在两都之外三五成群地行招魂之术,既是为了应介子推之求,也期望能邂逅一段传说之中不可多得的奇缘。

  春秋,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帮助自己的儿子登基,毒计害死太子申生,申生的弟弟重耳为躲避祸害,流落他乡,在逃亡期间受尽磨难,众叛亲离,只有一个叫做介子推的贤臣始终追随他。一次介子推为救饿晕的重耳,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。19年后,重耳重新作回了国君,也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。

  晋文公登基后,有感于当年的往事,屡派遣使臣请介子推出山辅政,无奈介子推始终不受,于是他亲自去请介子推,介子推避而不见,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之中,晋文公使御林军搜山,依然未能找到介子推。有随从建议放火烧山,三面点火,留下一面等介子推出山,文公许之。谁知,大火烧了三天三夜,却始终不见介子推的人影。大火熄灭后,晋文公上山察看,居然发现介子推与其老母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。晋文公对着尸体哭拜多时,在柳树上发现了一封血书,上面题了一首血诗:

  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。
  柳下作鬼终不见,强似伴君作谏臣。
  倘若主公心有我,忆我之时常自省。
  臣在九泉心无愧,勤政清明复清明。

  晋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,在山上建立祠堂,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,晓谕全国,每年这天禁忌烟火,只吃寒食。从此晋文公常常自省,力求立身清明,晋国政治清正廉明,人民安居乐业。

  第二年,晋文公领着群臣,素服徒步登山祭奠,表示哀悼。行至坟前,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,绿枝千条,随风飘舞。祭扫后,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“清明柳”,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。晋国的百姓对有功不居、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。每逢他死的那天,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。每届清明,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,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,以示怀念。

  “太原一郡,旧俗以介子推焚骸,有龙忌之禁,至其亡月,咸言神灵不乐举火,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,莫敢烟爨,老小不堪,岁多死者。举既到州,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,言盛冬去火,残损民命,非贤者之意。以宣示愚民,使还温食。于是众惑稍解,风俗颇革。”

——《后汉书.周举传》

  “晋阳寒食地,风俗旧来传。雨灭龙蛇火,春生鸿雁天。泣多流水涨,歌发舞云旋。西见子推庙,空为人所怜。”

——唐王昌龄《梦梁录·清明节》

  “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,都城人家皆插柳满詹,虽小坊幽曲,亦青青可爱,大家则加枣餶于柳上,然多取之湖堤。有诗云:莫把青青都折尽,明朝更有出城人。”

——宋周密《武林旧事.祭扫》

  清明与寒食,都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。历史上对于寒食的记载,可以一直追溯到东汉时期。寒食节的发源地在山西、雁门关一带,在此期间民间只吃冷食,实行禁火,有食饧粥、折柳插门、上墓、斗鸡、打球、秋千、拔河等习俗与活动。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历代说法不一,有的地方定为清明前一天,有的地方定为清明前三天,还有少数地区习惯将寒食定在清明之后,但唐宋之后比较普遍的习惯是在清明前一天过寒食。

  寒食禁火,禁到清明到来时,就可以解禁了。每到清明节的凌晨时分,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着准备点燃新的火源。最初,清明节只是24节气之一,到唐宋时期,清明节才普遍受到帝王与民间共同的重视,人们开始这一天开宗祠,祭祖先,取新火,并进行踏青、郊宴等娱乐活动。至此,清明节逐渐取代了寒食节,成为我国从古至今都十分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。由于祭祀活动的繁盛,清明也称作“鬼节”。

  唐朝的清明寒食节,是非常热闹的。唐宫廷十分重视清明节,宫中于此日赐榆柳之火给近臣,民间也进行“改火”。取新火换旧火,在民间是一个比较隆重的仪式,代表着辞旧迎新。此外,又有拔河、斗鸡、抛球、秋千等活动,试新茶、上坟、食饧粥等习俗。这一日,人们在家门插上青青柳枝,年轻的女子也会戴上柳制的饰物,扫墓,踏青。

  清兮明兮,草木芳华。这一天,人们会销魂在一片如绸细雨中,流连在满城扬花飞雪处,微醺在四野草色氤氲里。